慢性阻塞性肺病

 

- 康力物理治療中心

 

政府在2007年1月1日開始,全面擴大法定禁止吸煙區,在所有室內工作間及公眾地方都全面禁煙,當中包括所有食肆、卡拉OK 場所和開放予所有年齡層的酒吧的室內地方,但在實施初期引來不少爭議,反對者認為條例過份嚴苛,使他們失去吸煙的自由,然而他們又有否顧及其他人的健康呢,在室內地方吸煙,健康受最大影響的其他並不止是吸煙者本人,還有其他和吸煙者相處在同一室內空間的人,在所有因吸煙而引致的疾病中除了肺癌外,最危險的必定要數慢性阻塞性肺病。

資料顯示....

據資料顯示,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全世界慢性疾病及死亡之主要原因之一,目前是歐美國家排名第四之死亡原因,此病亦是本港現今僅次於心臟病、癌症及中風後的第四號殺手,每年約有二千人因此病死亡。有醫生指九成慢阻肺病患者都是煙民,全港大概有十六萬吸煙及已戒煙人士患有慢阻肺病,其中十萬人病情屬中度嚴重,還沒有接受任何醫療診治,情況如同計時炸彈,大眾必須正視。在未來數十年盛行率和死亡率還會持續上升,世界衛生組織甚至推估,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將晉級為全球第三大死因。

定義:

慢阻肺病(全名為「慢性阻塞性肺病」,英文則簡稱為 COAD,舊稱 COPD)是一種因呼吸系統(包括氣管、支氣管及肺氣泡)受到長期損傷,而導致氣管收窄,呼吸困難、氣喘及痰多咳嗽的疾病,估計潛在的患者人數可能達十數萬。在香港,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三大類型,分別是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及慢性哮喘。

〝慢性支氣管炎〞為一臨床診斷用詞,乃指呼吸道分泌過多黏液,以致連續兩年中每年至少三個月以上的大部份時間有咳痰症狀,而無其他可引起慢性咳嗽因素之病況。呼吸道分泌黏液過量,不一定有氣流阻塞。

〝肺氣腫〞為病理學用詞,是指終末細支氣管以下之氣道及氣室有不正常且永久性之擴大,合併肺泡壁破壞之現象。

慢性哮喘的形成是因為身體對某種刺激物產生過敏反應,引致支氣管發炎及腫脹,支氣管壁會產生大量痰涎,阻塞氣管,形成呼吸困難。

徵狀

慢性阻塞性肺病最明顯的表徵為長期咳嗽有痰和呼吸困難。長期咳嗽有痰是許多病患最初的表現。由於時間長久、症狀輕微,多數病患不能確實指出何時開始,此症狀常於清晨或冬天較惡化。咳嗽的程度與肺部機能的衰退並無相關。雖然痰量多少很難定量,但多數病患平時痰並不很多且以黏稠淡色為主。

成因或危險因素

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因素:

1 吸煙 (要數慢阻肺病的主要成因,當然非吸煙莫屬,有超過九成個案均與吸煙有關)
2 二手煙 (當您吸煙的時候,您會否想到您正在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呢)
3 空氣污染
4 呼吸道反應過強: 如哮喘、特異體質
5 性別: 男性較易罹患阻塞性肺病
6 甲一型抗胰蛋白酵素缺乏症

治療

1 戒煙

戒煙是必須的,因為吸煙是直接造成氣管受損的原因,若被斷症後仍吸煙,其實等於加速自殺

2 藥物治療 病人惟有使用氣管擴張劑、吸入性類固醇藥物與吸入性激素等
3 氧氣治療

氧氣治療是最直接的方法,可改善有缺氧情況的患者之活動能力,慢阻肺病發展到晚期,患者連行走一小段路,或者上落數級樓梯都會氣喘﹔缺氧、肺炎或支氣管炎等病症亦隨之而來,患者或需永久借助氧氣喉呼吸。

4 胸肺復康計劃

物理治療 , 帶氧運動鍛練

通過物理治療,病人能:

增強體能
減少氣促
改善日常活動能力
每天做適量運動,包括步行、帶氧運動或呼吸運動等,有助患者控制病情

 

參考資料:

 

康力物理治療中心、康力醫療中心